不与官家联姻 但求勤俭之家
孙男孙女尚幼,不必急于联婚。且男之意儿女联姻,但求勤俭考友之家,不愿与官家结契联婚,不使子弟长奢惰之习。
——《曾国藩全集•家书》
【译文】
孙子和孙女年纪还太小,不要急着给他们成亲完婚。再说儿子我的意思是儿女们成亲,应选勤劳节俭遵从孝道的人家,不愿与做官的人家结亲,以便不让儿女们沾染上奢侈、懒惰的恶习。
【注解】
男:儿子对父母的自称。
孝友:孝顺父母与友爱兄弟。《诗•小雅•六月):“张仲孝友。”
结契:订立契约。
奢惰:奢侈华丽而懒惰
【评语】
婚姻对于我们中国人而言,是一生中的头等大事,因此,对配偶的选择慎而又慎,许多条件和要求都是很严格的。一般说来,人们选择配偶时是以感情基础、家庭背景、人才相貌、经济实力为主要选择标准的。这其中以家庭、人品与感情基础为最重要。比较而言,在古代重视前两个方面,在现代重视后一个方面。而对于钱财、门弟之类,懂道理的人家是不会刻意追求的。中国古代对于生活并没有过高的奢望,他们所取的是一种低姿态,只求平稳发展,不求飞黄腾达。因此,即使是富贵显达如曾国藩也有这样的感慨:“儿子联姻,但求勤俭孝友之家。”潜意识中,中国老百姓对于骑在自己头上作威作福的官僚有着越来越多的反抗,唯恐自己与他们有所牵连,会对自己的家风、子弟的培养造成不良的后果。因此,尽管也有人高攀官宦之家,但大多人还是把自己同官僚们隔离开来,他们认为应该提倡的是勤劳、节俭、忠孝、友善,而这些品德都是寻常百姓所具有的。这样,在选择自己的终身伴侣时,他们会很自然地把这些品质放在首位,舍此别无他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