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制婚礼 庄重为尚
古视婚姻意义深远,礼仪遂以庄重为尚,故意迂其进行之程序,藉视民情之不渎,于是六礼兴矣。六礼云何?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是也。
——陈顾远《中国婚姻史》
【译文】
古时候人们视婚姻的意义深远而重大,婚礼的仪式因此就把庄重作为值得推崇的一个时尚。专门故意地增加其中进行的程序,借此向民间显示婚礼之事不能轻慢。因此六礼就由此出现了。六礼是什么呢?就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注解】
迂:屈曲、回旋。《周礼•考工记•矢人》:“中弱则迂,中强则扬。”
渎:轻慢、亵渎。
纳采:男方具送求婚的礼物,即行聘。
问名:男方具书,派人到女方,问女之名,女方复书,具告女的出生年月和其生母姓氏。
纳吉:纳征之前,卜得吉兆,备礼通知女家,婚姻乃定。
纳征:结吉之后,择日具书,遣人送聘礼于女家,女家受物复书,婚姻乃成。
请期:纳征后请女方同意婚姻。
亲迎:夫婿于亲迎日盛服去女家,迎新娘入室,行交拜合卺之礼。
【评语】
我国古代的婚礼非常繁琐,与此形成强烈对照的,是在夫妻间基本上没有“爱”的存在。如果说没有爱的婚姻让人感到很痛苦,那么在这种乏味的婚礼进程中的诸多礼仪更令人沮丧。现代社会中婚姻以爱情为基础,因此有必要对上述婚礼作一个反思。纳采的程序现在只流存下一个形式,但是男方送礼的数目有增无减,简直已达到令人不可理解的地步;问名的范围现已扩大;纳吉则已基本取消,但是纳征与请期的过程是有十分具体而详细的规定的。婚礼是随着人的思想观念,社会经济发展而改变的,对传统婚礼的改革已经到了非提不可的地步了。现在社会上借结婚为名请客送礼,大操大办,不顾自己经济实力地讲排场、充体面、铺张浪费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已经影响和败坏了社会风气。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就在于要建立一个美好、舒适而文明的环境,提高人们的思想文化水准与道德情操素质,这样对婚礼的改革是十分急迫的,任务是艰巨的,必须给予十分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