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钱一顶一 活钱一顶百
沈括:钱利于流。借十室之邑,有钱十万,而聚于一人之家,虽百岁故十万也。贸而迁之,使人飨十万之利,遍于十室,则利百万矣。迁而不已,钱不可胜计。今至小之邑,常平之蓄不减万缗,使流传于天下,何患钱之不多也。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八三
【译文】
宋代沈括曾说:钱在流通中人们才能获得益处。假如十家的小县有十万钱,把它都聚集于一人之家,即使过一百年还是十万。如果把它用贸易和买卖,就会使人获十万的利,十家都这样做,那么就可以获利一百万。如果使这些钱不断进行流通周转,获得的钱就多的不能计算了。现在最小的县,平常积蓄的钱不下万贯,使它们在社会上流通周转,还会担心钱少吗。
【注解】
借:通“假",假如。
贸:交易,买卖。
飨:通“享”,享受,此处应释为“获得”、“获利。
缗:成串的钱,即贯钱。
【评语】
中国素有“重农轻商”的传统,以致“宁饿死而不经商”。至今仍有许多人难以摆脱这种小农经济思想的影响和束缚。诚然,居家过日子,为了应付意外变故而积蓄一部分钱是必要的,但把钱看的很重,死死守着实不可取。钱本身就是流通的产物,通过流通和周转,从而达到增殖效果。现在,我国社会日趋商品经济化,股票、债券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所接受,那种为求稳当而把钱存入银行的传统作法,已被许多人所抛弃。的确,为实现家庭剩余资金的高增殖,就应当解放思想,积极投身于商品经济,不能再恪守古训,做抱着金碗没饭吃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