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组织建设 > 修行

读书非自读书 做人非自做人

时间:2020-07-01

字号

读书非自读书   做人非自做人

          非欲汝读书取富贵,实欲法读书明白圣贤道理,免为流俗之人。读书做人,不是两件事。将所读之书,句句体贴到自己身上来,便是做人的法,如此,方能叫得读书人。若不将来身上理会,则读书自读书,做人自做人,只算做不曾读书的人。

——陆泷其《渔堂文集•示大儿定征》

      【译文】

        让你读书不是想让你得到富贵,其实是想让你懂得圣贤的道理,以免成为世俗之人。读书、做人不是两件事,应将所读的书联系到自己本身,便成为做人的方法。这样做,才能叫读书人。如果读书不联系自己,那么,读书是读书,做人是做人,到头来还是没有读过书的人。

      【注解】

        流俗:世俗的人。《汉书•司马迁传•报任安书》:“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流俗之所轻也。”

      【评语】

        苟子说:“君子博学面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读书用来启心智、明事理。读书应当联系实际,提高自己,指导行动。“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广博地学习,详尽地提问,仔细地思考,清晰地分析,为的是切实应用。只有学有所用,才算是读书。从前,有个人读了千卷医书,可以熟背详说,自以为是高手,看不起诊脉、制药、针灸、按摩等临床知识。结果弄得病者相枕,死者相接。这样的人能算读书之人吗?顾炎武长于经史考证,但认为经史考证只是一种做学问的方法,经世致用才是做学问的归宿。因此,有学生赞他:“综观百家,上下千载,详考其得失之故,而断之于心,笔之于┅┅其言足以匡时,其言足以救世,是谓通儒之学。”读书不是为了博取虚名,谋取金钱,而是为了使我们成为高尚的人,有道德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真正有用的人。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书气不可少 用心出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