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组织建设 > 修行

思理精微 阅事详尽

时间:2020-07-01

字号

思理精微   阅事详尽

       凡书,目过口过,总不如手过,盖手动则心必随之,虽览诵二十遍,不如钞撮一次之功多也。况必提其要,则阅事不容不详;必钩其玄,则思理不容不精。若此中更能考究同异,剖断是非,而自纪所疑,附以辨论,则浚心愈深,着心愈牢矣。

                                                                                                                                        ——李光地《榕村全集•摘韩子读书诀课子弟》

      【译文】

       凡读书,看过念过,总不如手写过。因为手一动,心必然跟着动。虽然看它念它二十遍,不如摘抄一遍,况且要提出其中的要点,必须详细地观看,要探索出其中的精微,必须专注地思考。如果能够进一步考究其异同,辨明其是非,记下自己的疑间,加上自己的分析判断,那么,用心越深,记忆越牢。

      【注解】

       钞:誊写。《抱朴子•金丹》:“余今略钞《金丹》之部,较以示后之同志。”

       撮:摘录、提取。刘知儿《史通•书志•五行》:“撮其机要,收彼菁华。”

       钩玄:探索精微。唐韩愈《昌黎集•进学解》,“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

       剖断:辨明是非面加以判处。《南史•孙休源传》:“簿领股繁,休源剖断如流。”

       凌:深。《诗•小雅•小弁》:“莫高匪山,莫浚匪泉。”

      【评语】

       读书时动手,思想才能高度集中。眼到、口到,总不如心到。俗语说: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 韩愈的“提要钩玄”就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提要领、钩主旨,不是简单地抄录,它要求掌握全书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并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这就迫使人们在读书时下更大功夫。相传,宋代学者苏子容把历史知识记得滚瓜烂熟,苏东坡向他请教读书经验,他说:我先把概括的史实,按时间排列编写一遍,再将史实下注出时间编写一遍, 自然记熟了。写读书笔记也是一种极 好的方法,可以写下自己读书时的疑问、感想、心得和见解。它不仅能增进理解,加强记忆,往往还会成为有很高学术价值的著作流传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