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而知恶 憎而知善
节酒慎言,喜怒必思,爱而知恶,憎而知善,动念宽恕,审而后举。众之所恶,勿轻承信。赏勿漏疏,罚勿容亲。耳目人间,如外患苦;禁御左右,无作威福。勿伐善施劳,逆诈亿必,以示已明。广加咨询,无自专用,从善如顺流,去恶如探汤。
——李暠《手令诫诸子》
【译文】
饮酒要节制,说话要谨慎,遇到高兴和愤怒时一定要思考。爱一个人要知道他的缺点,恨一个人要知道他的优点。考虑事情要心存宽恕,认真审查后再付诸实施。大家厌恶的人,不要轻易顺从相信。赏赐时不要漏掉和自己疏远的人,惩罚时不可宽容和自己亲近的人。要经常倾听民间的呼声,了解百姓的疾苦,严禁身边的亲信在外作威作福。不要居功自傲,不可臆想别人的虚伪欺诈,来显示自己的聪明。遇事要多方面咨询,不可独断专行。要知道做善事如顺流而下那样容易,去掉邪恶如同手探佛水那般困难。
【注解】
举:举动。《韩非子•五蠹》:“举行如此。”
承:接受、顺从。《左传•僖公十五年》“敢不承命”。
伐善:夸耀自己的长处。《论语•公治长》:“愿无伐善,无施劳。”
施劳:自夸其功劳。
逆:预先。诸葛亮《后出师表》:“凡事如是,难可逆见。”
亿:推测。《旧唐书•李道宗传》:“不可亿度。”
【评语】
教子以立身之道,处世之法,最重要的是为孩子培育一颗善良的心,一种坦实、诚恳、忠厚和宽容的精神,使孩子获得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置身纷繁的世事之中,这一切能使之细心观察,冷静思索,从而作出判断。世事之复杂,莫过于人际关系。“爱而知恶,憎而知善”,方不失对人的真正了解。如此以宽容、审慎和善良处世,广交天下英豪,从善如流,回报的将是更多的善意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