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组织建设 > 修行

雄而不修 其后必惰

时间:2020-07-01

字号

雄而不修   其后必惰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据财不能以分人者,不足与友。守道不笃,遍物不博辩,是非不察者,不足与游。本不固者未必几,雄而不修者,其后必惰。源浊者流不清,行不信者名必耗。

                                                                                                                                                                                       ——《墨子•修身》

      【译文】

       意志不坚强的人,不会有过人的聪明,说话不守信用的人,其行动不会有结果。拥有很多财产而不能与人分享的人,不可以与他做朋友。奉行原则不忠实、对事物的认识不透彻、分不清好坏是非的人,不可以与他一块出去旅游。根底不稳固的人,不可以依靠,即便是杰出的人物,如果不加强道德修养,以后必然也会懈怠。源头浑浊的河流,不会有清清的流水,言行不一的人,他的名声一定要受到损害,从而降低他的声誉。

      【注解】

       达:通晓、明白,如通情达理。

       果:结果、结局。

       笃:忠实,如诚笃、笃行。

       几:凭几,此处引申为依凭、依靠。

       雄:杰出的、强有力的。

       耗:消耗、减损。

      【评语】

       做为一个有修养的正人君子,不但要有坚强的意志,讲信用的美德,还应该具有广博的知识,明辨是非的能力以及疏财仗义的品格。同时,在坚持原则的同时,也要不断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将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要求化为自己内在的一种高尚品德,言必信,行必果,既有坚定的原则性,保证自己不犯错误,又有广博的知识和分辨是非的能力,同时兼以济人危困、仗义疏财的品德,那么,自己就可以说是已经成为一个谦谦君子了。当然,这一切必须是出自内心的,如果心地不正,那么,不但一事无成,自己的声誉也会受影响而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