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不陵下 在下不援上
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已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缴幸。
——《中庸•十四章》
【译文】
居于高位的时候不欺侮老百姓,处于无地位的时候不攀附高位的权贵。靠自己的主观努力来克服缺点错误,不必去强求别人,这样就没有什么可埋怨的了。上不能埋怨天,说自己命不好,下不能责怪别人,说人们跟自已过不去,要怪只能怪自己。所以,君子从来都是处于心平气和的状态下等待发展的时机,而小人则怀着希望获得意外的利益或免除不幸的思想面去做一些侥幸的事情。
【注解】
援:攀附。《周书•达奚武传》:“攀藤援枝,然后得上。”
尤:责、责怪、怨恨。《论语•宪问》:“不怨天,不尤人。”
居易:处于心平气和的状态。易:和悦的样子。
俟命:等待时机。
行险:做一些险难和危险的事情。
徼幸,望得到意外的利益或免去不幸。徼:同“侥”。
【评语】
身居高位应平等待人,不要自恃高贵而欺侮老百姓;位卑人微时,则要保持气节,不卑不亢,不要巴结讨好,阿谀奉承,丧失了自己的人格和沾污自己的品格。平时加强自己修养,严以律已,不对别人提出过分要求。要自强自立,自力更生,遇事就不会怨天忧人。但凡做事,不要抱着不正当的动机,只要功夫下到,时机自然就会水到渠成地来临,功成名遂。如果自已一味地去钻营,或者抱着侥幸的心理去做一些不该做的事,那么结果只能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闹得不好,还会“赔了夫人又折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