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组织建设 > 婚恋

男子三十才成家 女子二十可结婚

时间:2020-06-02

字号

男子三十才成家   女子二十可结婚

       男子二十而冠,始学礼,三十而有室,始理男事。女子十有五年而笄,二十而嫁;有故,二十三年而嫁。

                                                                                                                                                                                       ——《礼记•内则》

      【译文】

       男子二十岁时行冠礼,开始学习礼仪,三十岁时成家,开始受理男人应做的事情。女子十五岁时行笄礼,二十岁时出嫁,有特殊原因,到二十三岁须出嫁。

      【注解】

       冠:戴帽,古代男子二十岁行成人礼,结发戴冠。

       礼:礼仪和礼经。

       男事:古指男子成年后接受田地,承担田役之事。

       笄:束发。古代女子成年时用以插定发髻,行束发礼谓之“笄”。

      【评语】

       年龄是界定一个人是否成熟的标志之一,也是评定一个人是否可以成家的标准之一。男人成婚的年龄,礼经中把它订在30岁,应该说还是很有道理的。三十而立,进入较为独立的而立之年,男人的思维取向与方式、价值观、是非观等都基本定型,差不多具备了社会与家庭所要求一个男人承担的东西,因此,市井有言戏称:“男到三十一朵花”,确实不假;女子出嫁的年龄订在20岁,大概和她们生理发育比男性早、成熟快有很大关系。女子行笄礼,表明可以进入爱的行列中来,进而出嫁,专事女红,开始了自己漫长而艰辛的劳作生涯。文明社会中,男女联姻的年龄已制度化甚至法律化。这固然只能用以衡量一个人是否成熟,但绝不只这一种,一个人是否具备进入婚姻世界的资格,还有心理、经验、判断、身体状况等诸多因素,因为社会要求每一个社会成员,要负责地对配偶承担起应承担的责任。而这些,仅仅靠年龄限定是很不够的。而且,就成婚年龄而言,也没有一定的标准。早婚者有之,晚婚者亦有之。过去曾有称男子三十以上不成婚者为鳏,女子二十岁不嫁就有嫁不出去的危险,可如今,这许多观念习俗都已被新的观念所替代,而且有晚婚趋势。因为随着年龄的增大,社会阅历、经济基础,以及各方面也都趋于完善、成熟,这样可以避免许多不必要的问题,现代的婚姻关系是一个看似有序而实则无序的状态,或许这是另外的一种有序,是另外一种我们尚未完全掌握的规律。我们——包括大家——都得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