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而多财损志 愚而多财益过
多财但教子孙怠堕耳。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且夫富者,众之怨也,吾既无以教化子孙,不欲益其过而生怨。
——班固《汉书•疏广传》
【译文】
钱财多了只能使子孙怠懈堕落。如果有德行和才能,钱财多了只能伤害他们锐意进取的意志,如果愚笨不肖,钱财多了则只能增加他们的过错,况且,富裕人家向来是大家怨恨的对象。我虽然没有把子孙教育感化得很好,但也不想增加他们的过错而使他们怨恨我。
【注解】
怠堕:怠懈、堕落。怠:懒怠。《吕氏春秋•达郁》:“壮而怠则失时。”高诱注:“怠,懈。”
损:伤害。
教化:儒家所提倡的政教风化,也指教有感化。
【评语】
西汉宣帝时,任太子太博达五年之久的疏广称病还乡,以宣帝和皇太子所赐黄金广济乡人。当有人劝他以其金置办资产留给子孙时,他讲了这番话。在他看来,无论子孙是好是坏,多财对他们都不利,其结果只能够使他们怠堕。疏广不以钱财遗福子孙但令他们靠自己的努力去创造美好生活的观点,是很有见识的,联想到现在有些人或利用职权、或靠钱财来为子孙营造安乐窝,使得子女不知稼稿之艰,难晓创业之苦,舒舒服服地过着只知索取,不知奉献的小日子,以致欲壑难填贪心不足,甚至干出一些违法乱纪的勾当来。由此看来,给子孙创造太好的条件或给太多的金钱,貌似爱子,实为害子。父母给予子女的不是幸福,而是灾祸。因此,晋代葛洪在《抱孙子》一书中称此举为“疏广散金以除子孙之祸”,就是说,疏广把自己的钱财散发给邻里,使子孙无所仗恃,实际上是为后代消除了灾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