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取财于人 不若取财于地
人思取财于人,不若取财于田地。簿植之而薄收,厚培之而厚收。故曰,地不爱宝,此言最有味。始而养其祖父,继而养其子孙,无德色,无倦容。无竭欢尽忠之怨,有日新月盛之美,受之者无愧作,享之者无他虞,虽多方以取,而无罔利之咎。
——《恒产琐言》
【译文】
人们总是思谋着在人的身上赚钱,实际上不如向土地取财。少劳而少得,勤劳而多获。因此说,土地并不要求人们把它视若珍宝,这话着实有一番深意。对于那些享有土地的家庭,土地起初供养其祖父,接着又供养其子孙,从不施恩图报。也从无疲倦的神情。没有竭尽能事博取主人欢心和敬忠主人的报怨,却有着不断有所奉献的“美德”,享受它的人没有什么惭愧,也没有任何顾虑,尽管千方百计向它求取收获,却没有劳而无获的过失。
【注解】
爱宝:意思是喜欢,人们把它当作宝贝。宝;以之为宝。
德色;给别人以恩惠的样子。
愧怍:惭愧。愧:惭愧;怍:亦作惭愧。《论语·宪问》:“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 "
虞:臆度、料想,引申为顾虑。《诗•大雅•抑》:“谨尔候度,用戒不虚。”
罔:没有,如置若罔闻。
【评语】
现代社会中,商业的高额利润,信贷的巨额利息,吸引了世人的目光,这的确是致富的一条捷径。然而致富的径途并非唯此一条。况且,凡事有利则有弊,众所周知,商场如战场,激烈的竞争和难以预料的风险,使有些人成为赢家,有些人则成为输家。同样,如何致富的疑问也困惑着许多农民,在此以古人取财之训敬言诸君,珍视土地,莫忘本业,用现代农民的气概发展农业,科学种田,集约化经营,土地定会成为滚滚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