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为德首 言则忠信
恭为德首,慎为行基。言则忠信,行则笃敬,无口许人以财,无传不经之谈,无听毁誉之语。闻人之过,耳可得受,口不得宣,思而后动。若言行无信,身受大谤,自入刑论,岂复惜汝?耻及祖考。
——羊祜《诫子书》
【译文】
恭敬是道德修养的首要事情,谨慎是日常行为的基础。说话要讲信用,做事要讲厚道,不要空口许人钱财,也不要传播那些荒唐而没有根据的言论,更不要去听诽谤之言。如果听到别人的过失,只须耳杂接受,不要去宜扬。凡事考虑好以后再行动。如果言行没有信誉,受到公开指责,基至受到刑律的惩罚,还有谁来怜惜你?而且使祖宗蒙受耻辱。
【注解】
恭:恭敬、谦逊有礼。《史记•肖相国世家》:“相国年老,素恭谨。”
笃:忠诚、厚道。《论语•泰伯》:“君子笃于亲。”
不经之谈:指荒唐的、没有根据的话。
毁:诽谤。《论语•卫灵公》:“吾之於人也,谁毁谁誉?”
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失。《国语•周语上》:“厉王虐,国人谤王。”
祖考:祖先,生日父,死日考。《书•君牙》:“今命尔予翼,作股肱心旅,缵乃旧服,无忝祖考。”
【评语】
品德是人生的财富。为世人传颂的伟人,大都品德高尚,这品德象航船上的罗盘,校正着伟人一生的航向。“不学礼,无以立”,良好的品德是立身的根本。人有与人交往、参与世事、获得成功的需要,相互理解,相互信任是实现这一需要的基础。交往的双方通过对方的言语、行动了解对方,进一步理解对方,从而认识对方的品德。“言则忠信”是品德教育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说话严守信用,有责任感,行动坚决果断,善始善终,正如孔子所说:“言必信,行必果。”他的学生曾参也是这样做的。“曾参杀猪”可谓妇痛皆知。曾家的这口猪,当时杀了也许很可惜,可是,换来的却是在孩面前树立了一个诚实的形象。家教中尚如此,与外人交更应以诚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