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已恕人 圣贤有成
人虽至愚,责人则明,虽有聪明,恕己则昏。苟能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不患不至圣贤地位也。
——范纯仁《戒子弟言》
【译文】
人虽然愚笨,责备别人时却很明白,虽有时聪明,宽恕自已时却又糊涂。如能用责备别人的心去责备自己,用宽恕自已的心去宽恕别人,就不必担心达不到圣贤的境界。
【注解】
至:极。《论语•雍也》:“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
恕:宽恕、原谅。《战国策•赵策四》:“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
昏:惑乱、糊涂。《南史•刘显传》:“老夫昏忘,不可受策。”
【评语】
世人常犯的毛病是眼睛只盯着他人的过失,看不到自身的缺点和错误,就象手电筒一样,只照别人,不照自己。这也是常情,岂不想别人也是如此看你么。假如人们能象发现别人的过失一样,去反省检讨自己的言行,就不难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但人们往往对自己的过失,心存宽恕,对别人却苛求完善,使自己的灵气被心机的狡诈所蒙敝,无法将生命的潜力充分地挖掘出来,使自己的一生失去了应有的光彩。“以责人之心责已,则寡过;以恕已之心恕人,则全交。”宽以待人,常思已过,会使你发现别人有自己所没有的优点和长处,“见善则迁,大善也。”克服改正自己的过失,宽恕他人缺点错误,发扬自己优点,学习他人的长处,这才是圣贤的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