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私然后能公 好问然后能才
志忍私然后能公,行忍情然后能修,知而好问然后能才。
——《荀子•儒效》
【译文】
在意志上抑制了私欲,然后才能为公,在行为上抑制了感情,然后才能有好的品质,聪明并且善于请教别人,然后才能成为一个有才能的人。
【注解】
修:美、美好,指好的品质。
知:通“智”,智慧、聪明。《礼记•中庸)》:“好学近乎知。”
【评语】
公与私,理智与感情,本身就是矛盾着的统一体,在处理这些矛盾时,化公为私者有之,以私谋公者有之,失去理智、感情用事者也不乏其人。人们经常被这些矛盾缠绕,总想极力避开,然而,这些不以人们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却总是赶不走,轰不掉,它无时不在,无处不有。明智者忍私为公;理智战胜感情,从容地处理公私矛盾,自己的道德素质也就随之而得到提高;愚味者反其道而行之,结果坑人害己,悔之晚矣!